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番茄渣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(一) 渣中其中以番茄含量最高!

番茄渣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(一) 渣中其中以番茄含量最高

时间:2025-05-12 13:29:14 来源:乐艺轩 作者:热点 阅读:518次

番茄红素(1ycopene)是番茄番茄类胡萝卜素的一种,主要存在于番茄、渣中西瓜、红素草莓、取工红色葡萄柚、艺研木瓜、番茄番茄番石榴等多种植物中,渣中其中以番茄含量最高。红素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取工抗氧化性,具有多种生理功能,艺研如消除过氧化自由基、番茄番茄防癌抗癌、渣中预防心血管疾病、红素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等,取工被誉为“藏在西红柿里的艺研黄金”,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功能性天然色素。

番茄被加工成番茄汁等产品后的副产物——番茄渣中仍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,但番茄渣常常经干燥、破碎后作为动物饲料,大大降低了利用率,造成了极大的浪费。如能以番茄渣为原料,将其番茄红素提取出来,则可以提高番茄的利用率,增加其附加值。因此,我们以番茄渣为原料研究了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,以期为番茄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。

一、材料、试剂与仪器

1、材料

番茄渣:本实验室榨取番茄汁后的番茄渣。

2、药品

乙醇、丙酮、石油醚、1,2-二氯乙烷、氯仿。

3、实验仪器

VIS-7220可见分光光度计: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;DHG--9146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:上海精密仪器实验设备厂;TAl203电子天平:上海恒平科技学仪器有限公司;BCD-602H冰箱:海信集团;TGL-16B离心机: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;HHS-21-4恒温电热水浴锅:杭州汇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。

二、实验方法

1、提取工艺流程

番茄渣→有机溶剂浸提→过滤_滤液→测吸光度→提纯→成品

2、分析检测方法

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滤液的吸光度,根据吸光度的大小判断番茄红素的提取效果。吸光度越大,表示提取效果越好。

3、提取实验方法设计

采用不同的溶剂浸提番茄红素,然后取浸提液,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。在初步确定最佳浸提溶剂和最佳测定波长的基础上,对其浸提主要影响因素如:料液比、温度、pH、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实验,再以温度、pH、时间三因素进行正交实验,最后用极差分析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。

三、结果与讨论

1、最佳吸收波长与最佳浸提液的选择

称取相同质量的番茄渣5份,按1∶2的料液比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乙醇、1,2-二氯乙烷石油醚丙酮、氯仿等试剂,在40℃的条件下闭光浸提4h,通过测定吸光度比较各种浸提液的效果并确定最大吸收波长。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。

a1

从图1可以看出,丙酮和氯仿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要大于乙醇、1,2-二氯乙烷和石油醚,二者的浸提效果比后三者要好。用丙酮浸提的番茄红素浸提液最大吸收波长在478nm处,用氯仿浸提的番茄红素浸提液最大吸收波长在484nm处。由于丙酮易燃烧,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而氯仿具有挥发性较小、自身性质较稳定、易于回收、加热后无残留及溶解色素能力强等优点。因此,综合考虑选择氯仿为浸提剂。

2、不同液料比的选择

称取相同质量的番茄渣5份,以氯仿为浸提剂,在温度为40℃、液料比(g:mL)分别为2∶1、2.5∶1、3∶1、3.5∶1、4∶1、4.5∶1、5∶1的条件下浸提4h,然后在484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,计算番茄红素得率(番茄红素得率=吸光度×浸提剂体积)。结果如图2所示。

a2

从结果分析,随着浸提剂体积的增加,得到番茄红素的总量也随之增加,当液料比达到4∶1时番茄红素的得率趋向稳定。另外,当液料比较低时,番茄渣和氯仿的混合溶液较为黏稠,浸提后的番茄渣与溶剂也不易分离。因此,综合考虑,最佳的液料比选择为4∶1(g∶mL)。
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中国食品添加剂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

相关链接:番茄红素二氯乙烷石油醚丙酮

(责任编辑:综合)

相关内容
  •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
  • 重庆整治“网络水军”成效显著
  • 山东济南开展“食安护佳节”净网行动
  • 寻找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
  • 头部券商纷纷宣布下调交易佣金 还有继续“降费”空间
  • 孔雀绿指示液:化学分析中的鲜明标志
  • 食品安全检测中液质联用技术的运用
  • EDTA法测水样硬度——钙镁含量测定
推荐内容
  • 土地市场出现部分回暖迹象 专家预测未来趋势
  • 酶辅助超声提取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工艺研究(二)
  • 福建3家医药企业违法违规被处罚
  • 辽宁沈阳组织企业家参加培训 为民营企业发展搭建广阔平台
  • 宿松县直工委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宿松新闻网
  • 福建3家医药企业违法违规被处罚